采用FOB形式出口的法律风险及如何规避风险
  出口贸易警钟
  出口贸易应如何选择付款条件以取得支付保证
  典型的七种信用证诈骗及其防范
  如何降低外贸合同中的风险
  国际贸易拖欠的原因分析
  国际贸易中需注意的知识产权问题
  企业应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纠纷
  如何规避外贸结汇风险
  如何运用合同条款规避出口风险
如何运用合同条款规避出口风险
[返回]
  一份完整的出口合同要对交易各环节、各要件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出口商而言,合同既是对买家应该履行义务的一种明确规定,又是卖方对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的一种界定。同时一份合同的措辞得当可以减少不少的潜在风险,增加交易中的安全性。

合同中的商品质量条款

  商品作为进出口合同的物质基础,对其品质的约定是整个合同中最重要的内容。合同中品质的表达方法有凭说明和凭样品表示两种,两种方式的陈述都要求既准确又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在目前“买方市场”下,卖方有意违约的比例不大。就商品质量而言,现在很多卖方违约是因为他在合同中品质条款的措辞不严谨而造成的。例如,中国A公司同美国B公司签订合同,出口一批童装。洽谈中,B看过A提供的样品,同意以此作为交货的品质标准。而出口合同的品质说明中只简单写明了规格、质料、颜色。货到美国后买家提出“颜色不正、缝制工艺粗糙”,要求退货和赔偿。A公司辩解货物是凭样品成交,样品经美国B公司确认过。B指出合同中并没有写明“凭样品成交”字样,也没有写明样品编号;况且,A公司没有封存样品作为证物。A公司解释纺织品按常识会存在色差问题。B公司回应合同中品质说明中没有注明所交货物会有色差。A意识到即使提交仲裁机构,自己也无法提交有力证据,所以,只好在价格上答应美国公司做出的降价要求,才使争议得以解决。

  因此,对于根据买方来样成交或因制造技术上确有困难不能做到与样品一致的商品,卖方应该在合同中保留类似的描述:“交货与样品近似”;“品质与样品大致相同”;“品质接近样品”,等等。有的商品的品质必须写明一个机动幅度,即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有一定幅度的差异,像鸭绒,含绒量为90%,允许+/-1%,服装类产品应该标明"允许有色差。对于凭样品成交的合同,在合同的品质条款中,除列明商品的名称、商标/牌号、规格、型号等必要项目外,还要明确是凭卖方和买方的样品、样品的编号、寄送样品的日期及有关寄送样品的函电,不能简单地只作一般描述。案例中A公司如果在合同中列明了这些内容,就不至于在B公司提出质量问题时有理说不清了。

合同中的商品检验条款

  在合同的商检条款中,商检机构和检验期限的科学合理的约定不但是对买方行使复检权的保证,而且也是一种限制;再者,复检权及其行使期限是卖方对自己商品品质实行有效保护的有效途径。

  目前,不少出口公司的固定格式合同上规定以货物出运时中国商检局出具的商检证作为商品数量、包装和品质的最终依据。事实上,这个条款的不对等性剥夺了买方重新检验的权利。按照国际惯例,买方收到货物后,并不等于买方接受货物,买方仍有一个合理的机会有权对货物进行检验。但在合同中,卖方应该对买方的复检权在文字上作一个限制。如规定货物到岸后多少天内对方有重新检验的权利,但必须是由“双方同意的”权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书。“双方同意的”这几个字非常重要,因为国外的很多公证机构是民间性质,而且不具备权威性,国际贸易中如果有恶意商人在质量、数量等问题上挑刺的话,就可以串通公证机构来坑害卖主。

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装运条款中,在订立出口合同时不能确定在何处装运或各处可供装运的数量时,就可以多规定几个装运港,或干脆只规定"中国主要港口(CMP-Chinese Main Ports)"。但目的港规定必须明确具体,既要选用有班轮停靠的基本港,又一般不能使用"欧洲主要港口"这样笼统的字句,因为国际上对此并无统一解释,并且不同港口的装卸条件、费用有天壤之别。如出口到没有直达船或虽有直达船而航次很少的港口,合同中应规定“允许转船”字样。

合同中的违约条款

  在签定合同时,除了具体的实质性业务条款的严格把关外,还应该注意同时商定违约条款。可能你已经备好货,但买家迟迟没有开出信用证,或者本来由买方指派的船公司迟迟没有安排装运,造成码头堆存费用,或者买家根本不要货了。所以,在出口合同中要明确规定买家开立信用证的时间,或在FOB成交的情况下买家派船应抵达合同规定的装运港的时间,同时还要商定如果买家违约的情况下,买家应承担何种违约责任、负责哪些损失,当不能履约是由买家造成时,出口商就可以向买家提出相应的索赔。

  此外,一般的涉外经济合同大体上包括商务条款(包括技术条款)和法律条款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又是相互配合不可分割的。所以,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持合同的完整性,不应为了在某些条款(如价格条款)上的讨价还价而放弃或忽略其它重要的条款(如解决争议条款),如不可抗力条款、仲裁条款等,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合同的最后审查

  在一份合同已经拟就,要签字生效的时候,有必要再进行一次仔细的审查,作最后的把关。细读一遍合同,看文字上有无错漏:小数点有没有标错、数量上有没有将“个”写成“打”、标价的货币有没有写错、有没有将“桶”写成“纸箱”,英语描述是否准确,等等。然后是看看各条款之间是否互相矛盾,如数量上标明了短装,金额上有没有做出相应的表示。

  除了审查这一关外,对出口合同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首先合同的编号和档案管理,现在许多出口企业都已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与此同时,仍有必要将与每一个合同有关的单据、资料和往来函电的正本或没有正本时的复印件(副本)保存在一个专门的档案袋里,便于日后查用。因为这些交易过程中收发的信件、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文件有可能构成对合同的补充或修改,成为日后处理双方争议或纠纷时的书面依据。

  最后,出口商在订立重大或内容复杂的合同时,应主动向法律专家、会计师、资深的出口业务能手等咨询。